一覺起來火車已將我們帶到捷克共和國,在快到目的地布拉格時隨車帥哥車長將豐盛的早點送到車廂房間,此時姑娘吃著早餐欣賞著車窗外的日出,心情愉悅極了。到布拉格中央車站姑娘們換班火車坐到小鎮庫納霍拉(Kunta Hora)去參觀大名鼎鼎的人骨教堂(0ssuary)與為煉金術師祝福的聖芭芭拉教堂(St. Barara's Cathedral)感受小鎮風情~~
火車終點為布拉格最大車站(中央車站Hlavni Nadrazi),到捷克國境要換另外一種貨幣克朗,因剛到捷克沒有克朗的我們拿著歐元要換克朗,(PS貼心提醒,到換錢的商店前記得先看換錢需不需要額外手續費還有相關匯率,確認審核單後再簽名悠)。在火車站換錢普通都要多加手續費,所以請朋友注意。再來就準備前往庫納霍拉(Kunta Hora)的交通,姑娘前往旅客服務中心詢問接待工作人員,接待員親切並清楚告知前往的庫納霍拉的車班,且連回程車次明細表也都一併列印給姑娘參考又提醒哪班列車會較快和停靠站所在的位置。最後還跟我說去哪個櫃台購買票會較快較方便。如果不擅於詢問了話也可參考IDOS網站,這網站可查詢捷克交通時刻表、停靠站、行駛時間非常實用。中央車站二樓有著美術長廊記憶著車站先前的統治徽章~~。
前往人骨教堂,需要從布拉格中央車站搭往(BRNO HL.方向的列車),姑娘這次是搭乘捷克火車(CD)977班次到庫納霍拉(Kutna Hora hl.)火車停靠的月台要先從入關前的電子大看牌觀看,註明往哪個城鎮即時車班,要在哪個月台搭車,隨著時間更換。請旅客在車票出發時刻前15分鐘隨時注意看牌,以便找尋要搭車的月台。
準備展開庫納霍拉一日遊。還有姑娘有個小提醒記得上車不要走到第一車廂(那是商務艙),普通買的票是一般艙等,商務艙是要額外付費的。但其實一般車廂也很不錯,位置有插頭、大桌位子也很寬~~讓人感到十分開心。
火車行駛約一小時後在Kutna Hora HL.車站下車,再轉往搭黃色區間火車到(Sedlec)下車沿著小路走,右手邊有一間天主教堂,在沿著路邊人骨教堂(Ossuary)牌子指示步行15分即可抵達人骨教堂。
走在路邊的小店,櫥窗裡都看到一些骷顱頭裝飾,內心感到些許的害怕,來到這神秘教堂,四周環境氛圍總會不太一樣,姑娘是否應該改變一下心情,想著想著就看到紀念柱,姑娘想教堂應該就在不遠處。
穿過一片墓園,人骨教堂即在眼前。這教堂的歷史,話說13世紀時十字軍東征,從耶路撒冷帶回泥土撒在此地Sedlec修道院,許多中歐貴族和富人都想死後葬身耶路撒冷聖土上,修道院因而聲名大噪。14世紀捷克布拉格瘟疫正流行,此鎮人民也因得瘟疫死亡人數節節攀升,所以此地墳墓就越來越多,Sedlec修道院這裡葬滿上萬人,直至1870年德國貴族史瓦森堡家族買下Sedlec修道院,雇用工匠將墓地的骨頭收藏,雕塑做成各式聖物放入教堂內。據說這裡有數萬人的骨頭,教堂設計利用腿骨,頭蓋骨,肋骨拼接做成吊燈,窗戶、祭壇、十字架,史森瓦堡的徽章。姑娘們看得怵目驚心,嘖嘖稱奇,讚嘆那竟然可以用這麼多塊人骨做成教堂特色,這大概就是人骨教堂文明歷史的由來。
人骨教堂的門票有賣庫納霍拉名勝的三大教堂套票或只有單一教堂門票,姑娘選擇單一人骨教堂的門票(貼心提醒這裡買門票一定要用捷克幣購買)90KC買門票。
不管是聖杯、聖杖或是十字架皆是骨頭所做成的,進到教堂的感覺跟姑娘原本所想像不同,教堂中的氣氛不因人骨而感到陰沉,依然是保持著神聖感。再來就與大家分享一些照片~
晃了一會發現,有個很特別的骨頭吊燈不見了,原來是兩個月前天花板上的人骨吊燈掉下來壞了,哭哭~~沒看到。現在只能看建剩下的勾環,最特別的人骨吊燈正在修復中。
走出人骨教堂,從旁邊的樓梯走上二樓,發現別有洞天,這裡是個小型禮拜堂和陳列室,從這就可以看到早期教堂建造工程圖,還有人骨吊燈的模樣。
離開此瘟疫紀念柱結束人骨教堂的參訪,看到這麼多萬隻人骨拼接藝術,能拿到這麼多素材精美地拼接,實在需要給它大讚藝術家的巧思,這巧思讓此教堂成為世界上教堂裡具有特色表現之一。
結束人骨教堂旅遊,要去這小鎮的另外一頭看看聖芭芭拉教堂和KH小鎮風情於是姑娘走回大馬路之後面對教堂向右轉,找尋363號公車站牌(這巴士會帶大家在這小鎮繞一圈),並會停靠在聖芭芭拉教堂(St.Barbara's Cathedral)附近或者選擇另外方式就是走回剛剛來的Sedlec火車站,再搭一次區間火車到Kutna Hora mestro出站再步行15分便抵達聖芭芭拉教堂。
這教堂建立於十四世紀,其歷史原因是因那時庫納霍拉城鎮發現銀礦而成為製造貨幣的重要城鎮,居民感謝守護礦工的聖芭芭拉神建立的教堂,這教堂祈求採礦平安和鑄幣過程順利。當靠近一看,聖芭芭拉大教堂外觀非常奇特,不管教堂外貌是波希米亞風哥德建築體或是教堂內那挑高都是記憶著十分特殊的歷史文化。
教堂從1380年就開始興建1420年遇到捷克境內的胡斯戰爭與興建資金短缺而被迫停工,直到十九世紀末才以哥德式建築的外貌重現於世人,建築耗時三個世紀。在教堂內部最著名的最後的晚餐以雕塑的方式呈現。
優雅華麗的網狀拱頂建築、圓頂拱門、拱窗、拱廊,氣勢磅礡,旋轉肋狀結構拱頂,拱頂兩側懸掛行會和自由民徽章,這一切完美呈現在教堂上方。
教堂二樓擺放18世紀製造的管風琴,琴箱,4000支細管,3個鍵盤,52個音域。讓姑娘開始想像那神聖莊嚴的氛圍。
雕工十分細緻的石頭鑲嵌的玫瑰窗,它不是用玻璃馬賽克拼製而成的,而是手繪將油彩塗畫在玻璃上每一扇玻璃窗,新哥德式的聖壇的雕塑都有段歷史故事,其工匠的雕工技巧與畫工真是非常美麗。尤其下圖照片中This的那個聖母雕塑是1380年製作的是原作,是整個教堂最古老的展品。
教堂中的小教堂裡有最重要紀念物是三幅胡斯戰爭畫,描述耶穌受難的油畫,牆面畫有鑄幣工人工作場景,還有天使油畫,在斑駁的壁畫下也透露出被壓榨後革命走向民主感覺。
唱詩班的長椅,這些木製長椅的雕刻圖案是1490年的產品。
走出聖芭芭拉教堂回頭一望不禁大讚此建築物的雄偉,此教堂可說是波希米亞地區最有價值的哥德式建築,在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在往聖芭芭拉教堂的一旁矗立13座的聖人雕像,像似導引著遊客前往重要美麗的聖殿。
居高臨下欣賞著庫納霍拉的城鎮。
走在小鎮中,姑娘不由自主被牽著單車的遊客吸引住目光~~心想這小鎮也可以騎著單車逛逛~嘿嘿下回來個騎單車遊歐洲~~
小鎮四處有驚奇,但為了趕火車姑娘很多博物館都沒進去參觀,走在這石板路上想著這裡金礦、銀礦採集不由得想到十幾世紀帝國挖礦情景一定是很辛苦危險的。
從遠處看到聖芭芭拉教堂的屋頂是如此特別美麗~~
從教堂慢慢地往山下走接著到庫納霍拉火車站(Kutna Hora mesto)此刻也完成庫納霍拉的旅程~搭著火車回布拉格去了~~
每個小鎮都有不同的背景故事,這一切的美好都是依據不同地理位置或是歷史事件演變而成多段歷史故事。這些都會成為形式上的建築養分或是看不見的文化資產養分。就讓這一切美麗繼續延續下來。
待續 東歐歷史文化自由行8